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新时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三标”为引领,围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将“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通过机制革新、数字赋能、精准服务三大抓手,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痛点”,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机制革新 并联办理
破解“道路拉链”困局

“道路拉链”曾是郑州城市治理的突出痛点。针对这一民生堵点,市城管局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创新实施城管市政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办公模式,做到现场勘查“联合”、手续办理“并联”,要求同一条道路各管线单位必须联合施工,严禁重复破路,最大限度“还路于民”。在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起草《郑州市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及保通路建设管理办法》,力求以制度之力根治“道路拉链”顽疾。

同时,聚焦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领域审批环节多、协调难的问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强力推进《郑州市深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领域一件事办理推进全联合服务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各公用公司勘查、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环节尚未真正实现联合的现状,及验收环节尚无职能部门牵头的现实。通过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实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领域全链条高效协同。
数字赋能 服务升级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依托郑州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等平台,市城管局创新推动“一件事”高效办理。以“装修门头一件事”“排水一件事”“养犬一件事”和“扫码办”为突破口,深度应用数据赋能共联共享和电子证照便民利民效能,在全省率先实现门头占道电子许可证照网上调取与全程网办,让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迈向“一次都不跑”。
大力推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及材料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申请人在核心材料齐全、次要材料暂时缺失的情况下“先上车后补票”,并开通“绿色通道”,切实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升办事效率。
精准发力 狠抓落实
锚定“实、快、优”三字诀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以“实、快、优”三字诀为核心,全力实现“减材料、优流程、提效率、强服务”的目标,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实现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护航”转变。
“实”字为先,提质增效
市城管局全面梳理、精简审批事项,坚决砍掉无谓证明、重复材料。推行“材料一次告知清单”和“免提交材料清单”,能共享的不提交,能核查的不跑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政策法规、事项变更第一时间在政务平台更新,线上线下一致、公开透明。大力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查、限时办结。打破内部壁垒,压缩冗余环节。对关联事项探索“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
“快”字为要,提速赋能
将提升网办率作为重点,优化系统功能与用户体验,推行全流程网办、不见面审批。探索远程视频核验。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线上办理普及率。运用大数据、AI赋能,打通部门、层级数据壁垒,推动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高频率证照材料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互认共享。围绕“我要开店”“我要施工”等高频主题,实施革命性流程再造,强化协同,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显著提升获得感。
“优”字为本,提效暖心
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政策辅导和前期指导,建立“绿色通道”和“帮办代办”机制,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强化窗口人员业务与服务意识培训,推行微笑、规范、暖心服务。完善咨询投诉机制,畅通渠道,及时回应关切。完善“好差评”制度,做到“一事一评”“即办即评”。定期评估效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从机制革新破解“道路拉链”顽疾,到数字赋能实现 “指尖办结”,再到精准服务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承诺,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以营商环境为“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让“高效、便捷、暖心”成为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