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郑州东南新郑市观音寺入郑,从西北荥阳市王村穿黄河进入焦作。南水北调郑州段2014年12月15日通水,截至目前,全市供水总量9.7亿立方米,受水人口达到680万人,丹江水已成为郑州市区和沿线县(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
做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之一,南四环十八里河附近的刘湾水厂2014年12月建成通水后,有效地缓解了郑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压力,增强市区南部区域、东部区域的供水保障能力,刘湾水厂副厂长娄宁介绍说:“2014年以前,南部片区供水压力比较低,5楼6楼经常没水。通水之后,南部片区的供水压力就逐渐起来了,5楼6楼就不再停水了。从2014年开始,刘湾水厂的日供水量逐渐从2万吨、5万吨、7万吨过度到现在的35万吨左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取自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上。我市各水厂相继使用丹江水源后,供水水质稳定。
不少市民反映:“自从丹江水通了以后,水质明显好转,喝着还特别甜,烧水的时候也没有水垢。”
“丹江水过来以后,水也清,水质也好,河边绿化的也好。在河边散散步,空气也好,心情也好。”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郑州市主要依靠单一的黄河地表水,通水后,丹江水让郑州又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生产安全处副处长张建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