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位于郑上路36中的郑州市中原区第一座餐厨垃圾中转站进行试运行。
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中看到,从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试点绿都城小区运输过来的果蔬菜皮、剩菜剩饭,经过该餐厨设备的破碎、脱水、添加菌种搅拌,存到发酵池中。
操作人员李师傅介绍,3到7天的高温发酵,这些东西最后形成粉末状的有机肥,用来进行园林绿化、果蔬种植,形成资源再利用。
据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张主任介绍说:“为配合今年郑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我们投资建立了这座餐厨垃圾中转站。以前咱们的生活垃圾都是未分类直接从社区进入垃圾中转站,造成了可回收资源的浪费、沿途环境的二次污染。该餐厨垃圾站运行以后,日处理量2吨的果蔬垃圾将会减到250公斤左右,从而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这样将会有效改善城市环境,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