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绣”出城市“新容颜” ——郑州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1-17 14:39  
​新时代,中原腹地的郑州,正释放着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向现代化特大城市迈进。

新时代,中原腹地的郑州,正释放着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向现代化特大城市迈进。

2018年郑州GDP破万亿、人口超千万;2019年岁末,《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把郑州列为10个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城市之一;万象更新的2020年刚刚扑面而至,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郑州,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担当,与此同时一个强烈的讯号也在提出新的要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需要不断刷新、不断提升。

面对城市管理要求已经按下的“快捷键”,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迎难而上。

2019年,郑州市城管局在郑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紧扣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主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推进以“路长制”为载体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做好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环境保障工作,助推郑州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不断攀升。

郑东新区的夜景绚烂多姿

实施“路长制”后城市处处有风景

夜间道路管养

垃圾分类宣传

机械化清扫保洁

  A 一场盛会为郑州城市“名片”刷出“新亮度”

 2019年的9月8日,被深深刻入郑州发展大事记里程碑之上,同时也让“郑州”这座中原之城再度吸睛,引得国人争相关注。

 这一天,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惊艳开幕,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的人潮不仅在竞技场上一睹争先景象,更重新“发现”和“认识”了郑州。

 “没想到郑州的街道处处是风景,我们还以为行走在南方水城。”来自福建的运动员在穿行郑东新区时发出感慨;“郑州的大街小巷路面整洁、花草依偎,文化长廊设计独特,在一处叫‘勤劳街’的地方我们纷纷拍照留影,听说那里是街景网红打卡地!”来自内蒙古的新媒体人谈及此事十分兴奋;“盛会期间印象极深的是郑州的夜景,到处灯火辉煌、楼宇闪亮,从中不仅看到了郑州的饱满热情,更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时尚活力。”前来参加盛会的外地客人坦言爱上了郑州……

 举办盛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郑州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挑战与考验;各种赞誉和表扬,是对郑州为提升城市综合环境“下苦功”“打硬仗”取得实效的首肯与认可。

 郑州市城管局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一天一个样,每天不一样”的要求,围绕“整洁、有序、舒适、愉悦”城市环境目标,以“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环境的“序化、洁化、绿化、亮化”。

盯牢115条重点保障道路,强化服务保障措施;盯牢重要商圈和酒店,强化餐饮服务业油烟净化和噪声污染治理;盯牢街面交通,强化“序化”治理;盯牢水气暖维保,确保万无一失。

 在此列举数字,见证城市管理人的行动与成效。综合整治期间,郑州市共整治沿街建筑立面499处,43000平方米,整治围挡广告830处;清理各类违法小广告8669处,依法追呼乱散发、乱张贴、乱喷涂小广告电话号码5300个,呼停4144个,同时清扫保洁路段72444条(段),出动各类清扫车辆35840台(次),环卫清扫保洁人员186200余人(次)。累计检查施工围挡11580次,整改拆除围挡2225处,撒播草籽470万平方米,排查非机动车道10248个隔离桩,架空线缆入地176公里,建设通信管道190.3公里,完成95条道路,348万平方米的中修工程,106.3万平方米的小修工程;疏挖雨水管道42.34公里,污水管道18.39公里,整改各类公共区域障碍物5156件……

 小到一只烟头、一个隔离桩、一处电线杆、一块建筑立面,大到城市的路面桥梁、地下管网设施、河渠改善、数千座建筑的灯光亮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提升密密匝匝、包罗万千。为此郑州市城市管理人用“白加黑”“五加二”拼出了郑州“新容颜”。

B  以“路长制”为载体提升城市管理“新水准”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与关键性“抓手”,2019年以来,郑州市以“路长制”为载体进行谋篇布局,以“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修好治差、管住治乱、扫净治脏、追责治软,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由此走出了一条有郑州特色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管理之路,达到了环境优化、管理提升、各界点赞的多赢效果。

 按照“能沉则沉、能放则放”原则,将分散在不同部门1007项管理执法事项及市级管养的道路、绿化、桥梁等交由各区管理,并下沉办事处实施,市级管理部门承担起制定标准、检查督导、考核奖惩、曝光问责的职能,有效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最后一公里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出台《郑州市路长制工作导则》,3222条(段)道路共设立2556名路长,成立“郑州路队”综合执法队伍;按“一长二员三会四包”的工作责任,市级建立四级督导、“点对点、点对面”、“块抓条保、以块为主”,属地建立“路长吹哨、全员报到”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开展黑红旗评比、红旗办事处创建及“千条优秀路、百条卓越路、十条极致路”道路升级达标活动,引进第三方专业公司考核,以典型发言、媒体曝光、表态发言等措施督促各级路长“比学赶帮超”。

 通过“路长制”的实施——

 出行环境得到“优化”。城市“九主六快”主道及重要区域,专项整治了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公共区域障碍物、处理交通违法行为200万起(处),智能升级交通信号600余处,增设非机动车转弯等候区、高峰期左转弯可变车道和绿波带道路300多处(条),并在车道“多变少”路段加装物理隔离。

  城市环境更加整洁舒心。购置各类清扫设备411台,改进洒水作业模式,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喷雾降尘作业,清除卫生死角,上线公厕微信小程序,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按“721”工作法,清理占道经营3.2万处,突店经营1.1万处,整治餐饮油烟18247家,联合查处渣土车违法违规行为1942起,违法建设整治5542处192万平方米,纠正擅自改变房屋原有规划856处,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扬尘管控严控在101微克/立方,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城市随处可见绿色的风景。长效治理黄土裸露、缺株死株、垃圾积存等问题,对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拆墙透绿,新建绿雕、微景观478座(处),摆放花球、景石等2600余组,栽植草花2800万盆,高架桥立体绿化40公里,更换行道树3800株,建成口袋公园、微公园、街头游园870个,新增绿地近亿平方米,强力打造靓丽绿化景观。

目前,郑州“路长制”城市管理工作与百城提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双改”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正在不断延伸持续发力。

C 点亮灯火千万盏唤出绿城之夜“新活力”

 新年伊始,当中原大地走入崭新的2020年时,郑州人为之骄傲的事情之一,是夜空中郑东新区“大玉米”变幻多姿景致万千的灯光秀,是无数座城市楼宇灯火齐放,点燃了绿城激情奋进的活力与魅力。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郑州城市“亮化”提升中,可窥见一斑。

 郑州夜色升级版“亮化”,要从“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说起。通过城管数字化监督中心对全市特别是比赛场所、驻地酒店和重要商圈周边2公里范围内道路功能性照明运行情况进行逐路逐段逐灯的拉网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共排查近5万盏路灯,发现灭灯道路396段,发现4000余处零星灭灯问题。

面对这些,郑州市城市管理人提出“不讲条件,不等不靠,主动担当,确保亮灯率100%”的整治目标。采取“双向核实”办法对全市396段灭灯道路进行责任分解,根据认领的台账将工作任务明确到市城建局建投中心、市交通局、市园林局、郑州市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处等单位,将责任压实到每个责任人。

从查明原因、制定措施到会商研判、优化流程;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到科学组织、现场督办;从以点带面、以点为主到以人为本、主动担当。整治攻坚期间,郑州市共出动车辆2000余台次,人员8000余人次,维修更新路灯5600余盏,刷漆及保洁路灯灯杆1.5万杆,整修设施18377处,补灯座门8700个,处理高低压故障1481处,铺设高低压线缆3.5万米,修剪树枝29条路段。2019年9月初,全市灭灯的396段道路中,除会同建设单位现场鉴定有57段属于在建工程尚未竣工外,恢复亮灯339段,修复不亮路灯近3000盏。

按照“简约大气、温和舒适、节约精致、疏密有致”的原则,郑州市自2019年3月开展城市亮化提升工作至8月底,完成了100万余套亮化设备的安装。“七桥一路”亮起来了,二七纪念塔、中原福塔等重点区域美起来了,金水路、中原路、中州大道、陇海路等重点路段沿线2000余栋楼体闪耀起来了,无数的灯火共同点亮了城市的夜空,让夜晚也成为绿城的“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郑东新区千禧广场亮化工程,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教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期间,播放了不同主题形式的灯光秀表演,每天的观看者达近5万人次,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为郑州夜景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同时二七纪念塔亮化工程是“郑州市二七广场及周边建筑夜景照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市精神象征,以红色灯光形式表达二七塔“红色的二七精神”,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共鸣。

D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让城市生活拥抱“新时尚”

对郑州市民而言,2019年里备受关注的大事之一,莫过于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多部门、多环节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郑州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郑州向现代化特大城市迈进完善“内核”自我加压的体现。

时间定格在2019年12月1日,当天《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而在此前的2017年3月郑州才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郑州市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大跨步迈进强制分类阶段,速度之快、决心之大,引人关注。

一时间,郑州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种“宣传声”“鼓励声”“推进声”声声入耳。社区、学校、商场、酒店、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处处都能够看到垃圾分类的常识介绍和经验推广。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战席卷了全郑州。

2019年12月1日后,走访郑州市部分居民小区,看到垃圾分类已逐渐成为市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在郑州市国棉五厂家属院看到,这里的居民不仅已经习惯了垃圾分类投放,而且在引导员的帮助下都将厨余垃圾进行了破袋投放。“我们家属院里垃圾分类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一般家庭的厨余垃圾并不多,固定时间投放也不觉得麻烦。”居民王飞鹏说。

在郑州市启福尚都小区,一位居民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边从分类引导员手中刷卡积分,全过程不到10秒钟,快捷、高效。

与此同时,为解决生活垃圾“先分后混”的难题,郑州中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先后投入运行。其他各县区的分拣中心也将最迟在6月底前投入使用。另外,郑州市内东、南、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加快推进,部分已投用,初步形成了有郑州特色的“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运输、末端分类处理”的完整链条,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挥出重要作用。

郑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在持续推进中,1月1日对垃圾分类违规处罚的执法行动拉开帷幕,执法人员走进社区、商场、学校、单位等各类场所,以“处罚不是目的,分类才是重点”的原则,积极劝导整改、帮助教育为主,督促垃圾分类在全社会广泛推行。

“北京、上海早在20年前就进入了垃圾分类的‘起步期’,与之相较郑州的准备时间不长,但推进的速度不慢。”一位网友评价道。

据介绍,按照《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郑政〔2017〕22号),2020年年底前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加大《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宣传和执法,区级分拣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分类链条形成闭环,在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力争步入“第一方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