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正是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管网工程管理部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来袭,14名业务骨干身处封闭区,大部分管理人员行动受限,现场管理工作十分吃紧。为保证复工复产工作不间断,管网工程管理部启动应急工作模式,紧急成立了由施工科、安全科、技术科等8名同志组成的应急小组和党员突击队,全面负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朱彦毅、程帆作为应急小组和党员突击队的现场负责人,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8月4日,在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束后,为了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疫情防控落实情况,他们带队奔赴施工工地,指导开展疫情防控,检查疫情封闭管理情况,处理工地出现的问题,保持恢复重建工作的连续性。另外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不断完善工程管理程序,一方面通图片图片图片过线上检查督导,另一方面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每天带队巡视工地,检查疫情防控,排查安全隐患,指挥复工复产,正是大家的相互配合,让监理方和施工方增强了信心,进一步加快了复工复产的步伐。
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网工程部建立了复工复产报备制度,实行管理方、监理方和施工方三方现场签证确认。党员李大示、杨玉亮分别作为安全科、技术科负责人,对复工复产项目严把质量关,认真审核,逐项排查安全隐患,科学评估灾后损失。每开工一处,他们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进行技术指导;每完工一处,他们都认真验收,完善资料。
施工员黄鹤鸣在防汛抗灾和复工复产中一直冲锋在前。他负责的大河路过东风渠、河湾路工地等是第一批复工复产项目,是保障和改善北四环沿线供热区域的重要节点工程,为了保质量赶工期,每天都要巡视工地,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长时间的风吹日照,皮肤已经变得黝黑粗糙,他却认为这是最美的印记。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集中供热事业的忠诚负责。
管网准确定位是灾后重建开展的必要条件。管网施工分散于城区各方,现场工况各不相同,工作开展到哪里就要求定位跟进到哪里。党员突击队员冯磊负责管网GPS定位工作,他从不在乎作业环境差,总是随叫随到,下沟槽坑道,穿淤泥积水,已经成为工作的常态。他就是复工复产工作的开路先锋。
党员任志豪、入党积极分子牛嘉翼虽然是新入职员工,但作为突击队中年轻的成员,经受了防汛抗灾和疫情防控的洗礼,他们学以致用,勤于实践,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无论是统计数据、现场督导、安全检查,还是宣传报道、后勤保障,成为灾后重建工作的新生力量。
灾后重建必须保障安全,突击队时刻都把做好安全防范放在心上。8月11日、16日,队员们在巡视中发现施工存在不安全行为和廊道排水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下令整改,要求各施工方引以为戒,规范施工。8月19日,为了预防暴雨再袭,队员们不间断巡视工地,经理黄强和李大示、牛嘉翼等冒雨到杏园路等工地检查防汛预案,直至深夜返回。
不辞劳苦、加班加点是队员们的家常便饭。为了节约时间,多巡查工地,突击队经常街头吃外卖或泡方便面充饥。8月14日,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上午经理黄强主持召开应急组复工复产专题会,会后队员们迅即奔赴管廊等工程现场,了解受损情况,统计灾后损失。晚上,当一身疲惫的任志豪回到家中时,一桌可口饭菜,成为七夕节家人对他最温馨的犒劳和坚定的支持。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复工复产叠加疫情防控的艰难时期,管网工程管理部应急小组成员和党员突击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不避危难,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热力职工的责任和担当,也展现了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