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来自郑州市城管局的消息,郑州市城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1期)已经正式投用,通过部署太阳能前端传感器和12大应用场景,使城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郑州市城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1期)共计安装了200多个带云台控制能力的360度摄像头,安装了300多个水深、水流、水速传感器,并接入了2000多个公安摄像头。
该系统的总体架构为“一库、两网、五端、八功能”。一库是指涵盖城市防汛所有数据的大数据库。两网分别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防洪排涝感知网和基于多种制式满足应急条件下通信能力的应急保障网。五端则是指挥端、电脑端、职能端、移动端和“郑好办”端。系统针对河道、积水点、桥涵、隧道等各个专题,分门别类针对性的采集感知数据,判断门限超越情况,并自动化触发实施报警。
同时,以卫星地图、2D地图、3D地图为地板,将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的位置、感知数据等进行标注显示,通过点击各个点位,可以看到对应点位的实时视频数据和历史数据,形成“一张图”的综合研判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