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爱心驿站 服务“全天候” 爱心“不打烊”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2-12 09:58  
据了解,金水区8座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首次扫码登记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驿站,站内电灯感应点亮,来自各行各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在工作间隙,进入爱心驿站休息,驿站还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等日常维护工作。

“一晚上送了60多单,到凌晨也没顾上吃饭,没想到这儿的爱心驿站还亮着灯,刷脸就能进来吃口热乎饭,还有躺椅能临时歇会儿。”

自11月起,由郑州市金水区总工会、金水区城市管理局、街道办事处三方参与的金水区8座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正式开放,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歇脚。

当前正值冬季降温,这些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是如何运行的?又怎么成为户外劳动者24小时的“暖宝宝”?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24小时“在线”的智能爱心驿站,刷脸就能歇脚

图片9.png

据了解,金水区8座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首次扫码登记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驿站,站内电灯感应点亮,来自各行各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在工作间隙,进入爱心驿站休息,驿站还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等日常维护工作。

这些爱心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功能上,新增24小时无人值守、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消防设备、远程通话设备、互联网移动管理、语音提醒、感应电源、远程开门、智能AED等智慧管理功能。通过视联网、物联网设备结合AI算法,达到安全、节能、便捷的目的。

除人脸识别门锁功能,遇到年纪较大、操作手机困难的人员,只需拨打门上张贴的管理员电话,管理员就会用手机为其远程开门。驿站里如有火灾、屋内摔倒及危险用电等行为,后台大屏也能及时在管理员手机上进行预警。

爱心驿站以服务“全天候”,爱心“不打烊”为宗旨,沿着“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数字化”思路,牢牢把握“小站大爱”的功能定位,不断充实服务内容,结合智慧平台的数据分析,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项目,实现户外劳动者从“客人”到“主人”的角色转换。

目前,这些爱心驿站已全部纳入“高德地图”APP的“户外劳动者驿站”模块,通过手机“高德地图”APP,在“户外劳动者驿站”模块可查询显示驿站具体位置,并可直接导航到达驿站。

 

爱心驿站服务“全天候”,释放“大关爱”爱心“不打烊” 

12月9日凌晨,在郑州市金水区紫荆山地铁站门口的24小时“不打烊”爱心驿站内,驿站内灯亮着,外卖小哥李师傅正坐在躺椅上在与小伙伴们吃着刚刚加热的早餐。

“一晚上送了60多单,到凌晨也没顾上吃饭,没想到这儿的爱心驿站还亮着灯,刷脸就能进来吃口热乎饭,还有躺椅能临时歇会儿。”李师傅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给其他小伙伴分享驿站的定位。

上午10时,在金水区经三路上的爱心驿站内,记者见到忙碌了一早上的环卫工人张阿姨和她的老姊妹们。

“从凌晨4点忙到现在,忙了大半天,最舒心就是在‘爱心驿站’歇一会儿,喝杯热水。”54岁张阿姨一边表扬着爱心驿站,一边和老姊妹们拉家常。

在记者探访时,一位年轻市民匆匆赶来认领失物。原来,在这个驿站里还设有一个失物招领处,旁边挂有市民送来的锦旗。只要是来此歇脚的环卫工、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捡到失物,都可以交到这里的爱心驿站,驿站志愿者会妥善保存,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爱心驿站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暖心服务,更是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我们每天都会对驿站进行打扫,希望无论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还是环卫工人,无论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大家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爱心驿站站长李利对记者说。

在金水区燕庄一街的爱心驿站,走进驿站内,有身穿工作服的外卖小哥正喝水休息,也有快递小哥匆匆走进驿站,接杯热水后又匆匆离开。

35岁的外卖骑手小高,刚刚来到驿站小憩。小高说,以前深夜跑完单,他常常是坐在电动车上吃饭,空闲时也无处可去。“现在好了,24小时开放的爱心驿站啥都有,就像回家一样。”

移动信息化技术加持,让传统服务转变为智能化服务

图片10.png

记者了解到,24小时“在线”的智能爱心驿站,在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从传统服务模式到智能化服务的转变,只要刷脸即可进入驿站,随时享受暖心服务,方便广大户外劳动者,得到了夜间仍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骑手的赞赏与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驿站内都搭建有安消一体化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处置火情险情,有力应对突发状况,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能耗管理功能可监测驿站内设备的用电及运行情况,实现科学节能、及时报障,用电设备远程可控,为使用者带来良好体验。此外,依托数据平台,运维管理人员可直观获取驿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现场实况,提升驿站管理能效。

“我们制定了驿站管理制度、站点值班制度等日常维护制度,推行‘站长’管理制,把日常管理落实到人,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精细化’。”金水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孙伟斌介绍说,驿站里还设置了服务意见簿,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精准的服务。

延伸“爱心驿站”服务“触角”,金水区有精准定位

探访中,记者还走访了金水区丰庆路上的爱心驿站和黄河路上爱心驿站……一直以来,金水区用心、用情打造“爱心驿站”的服务品牌,让“爱心驿站”变得更有温度。

为延伸“爱心驿站”服务“触角”,金水区城管局认真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新途径,着力拓展深化“爱心驿站”网格化体系,擦亮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金水名片”。

比如,紫荆山路上的人民路“爱心驿站”建立有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了以市民体验、爱心岗位为主体的“开放型体验点”。

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表示,下一步,金水区将持续提高驿站服务户外劳动者精准化水平,实现对户外劳动者需求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充分实现“站小大关爱,小站大平台”,助力金水区“创新智城 品质金水”的高质量发展。

每一位敬业付出的户外劳动者都值得被关心,一个小小的24小时开放的爱心驿站将爱心与关怀传递到每一位户外劳动者的心上,让爱心驿站真正成为“一个在路上的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