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次供水泵房管理制度、应急制度”、“供水管理人员无健康证”……日前,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公用中心出具的一则二七区某小区供水问题整改提示单上,涉及单位、问题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敲门入户”,走进社区对居民饮用水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为全力做好供水保障工作,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牢固树立“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理念,深入开展“冬·暖郑州”市容市貌和城市功能设施整治提升活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全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平稳有序。
加强运行监管 守护人民健康
“我们会不定期对居民二次用水设施、水质等进行检测,对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市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多次深入小区供水站,通过比对卫生许可证、泵房巡查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水箱清洗记录、水质自检报告等事项,看是否合格,并建立台账,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达工作提醒,促进问题整改。
净水厂是集中处理水源地来水的地方,处理后的水通过供水管网到达千家万户。因此,净水厂也是排查的重点,每到净水厂,中心工作人员都仔细看、认真查,始终把保障水质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监测力度,完善从水源水到龙头水各环节全过程水质检测体系,把好用水“源头关”,让市民用上安全优质水。
据悉,上个月,市城管局联合市水务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对市区各水厂进厂原水、工艺点水、出厂水二次水采集水样36样次,并开展水质检测,出具检测数据56项次,所检测各项水质指标均无异常,符合国家标准。
完善应急处置 强化保障能力
“二七区京广南路一绿化带疑似发生自来水管道破裂,请快速处置……”日前,一则信息被转发至市城管局工作人员。时值晚上8点,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自来水公司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冬日的夜晚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经维修员排查,漏水原因是夜晚行人踏入绿化带将绿化用水管道扯断造成漏水。为避免夜晚寒冷天气造成路面结冰,导致路人摔伤,他们尽快展开维修工作。经过约40分钟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
此次紧急抢修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工作中,市城管局坚持“小漏不过夜,大漏及时修”的原则,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大对热线、网络媒体、群众反映等信息诉求的收集力度,建立高效快捷的处置和反馈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台账,用实际行动保障广大居民用水安全和需求。
为保障冬季供水安全,他们精准谋划,积极督促供水企业结合季节特点,借鉴历年防寒防冻成功经验,为室外水管、水龙头、水表等进行“穿棉衣”,做好供水设施保温、养护和防冻知识宣传工作,保障连续稳定供水。
推进设施改造 提升服务水平
“政企共推井水置换保资源、百姓提升用水品质护民生”、“工作优质高效、服务热心周到”。日前,市城管局公用中心分别收到了市水务集团客服中心、河南亚星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送来的两面锦旗,表达了他们助推二七区杏贾路“井改自”工程项目建设,为居民解水困、办实事的感谢之情。
依托全市城管系统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机制,市城管局、属地街道办事处、社区等部门协同发力,探索“党建+”城市治理新模式,走出政企合作新路子,积极推进“井改自”工程项目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已完成35865户井水用户水源切换,让居民喝上了市政的“放心水”。
“我们是老小区,供水管道也维修过,这下经过改造,再也不用担心跑水漏水的问题了!”正值饭点,百合花苑小区的老住户王阿姨正在洗菜,清澈的自来水正哗哗流出。在市城管局协调推进下,历经一个多月,该小区供水管网完成改造,供水保障能力大大提高,满足了居民用水需求。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的供水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老旧管网升级改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上一年,在市城管局及各方共同努力下,老旧管网改造累计完成约63公里,并推进东周、罗垌、龙湖等水厂建设,夯实供水保障基础,不断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小小一滴水,汇聚大民生。下一步工作中,市城管局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落脚点,叫响“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携手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增强市民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