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的绿城街头,法桐绿廊间跃动着城市治理的新图景。随着城市静态交通治理的持续深化,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停车服务保障中心以春耕般的精细,突出“我们的城市叫郑州”治理主题,通过“一增、二减、三不变”等举措,将“三标”建设细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接送孩子的家长发现校门口清爽了,上班族注意到地铁口单车列队如仪……这座被春风唤醒的枢纽之城,正用绣花针脚编织着千万市民的出行网。
“一增”问需于民· 精准增位
科学调研、合理规划、有效增加泊位供给。
对路段沿线的商户、居民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周边停车的实际需求,在实地调研后,根据道路现状,与市交管局积极沟通协调施划道路停车泊位。
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高新区新增运营上线1528个道路路内停车泊位,主要分布在垂柳路、郁香路等路段,这些新增泊位将有效缓解周边区域停车乱、停车秩序差的状况。
“二减”协同治理· 数治增效
减少停车乱点
对共享单车占用路内停车泊位的乱点开展集中整治。
市停车服务保障中心对全市停车乱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结果及时反馈单车企业,并督促单车企业规范设置停放点,压实企业的管理责任。
对占用现象严重的区域采取 “一点一策”措施严管严控。
减少重复投诉
坚持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实行“分类处置、限时办结、规范答复、统一反馈”的工作规则,不断提高路内泊位投诉案件办理质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强化问题处置效率,针对市民投诉案件,第一时间联系诉求人,并做好解答、回复工作,确保一次性解决反映问题,减少案件重复投诉。
“三不变”坚守初心· 服务升温
指导思想不变
未来一段时期,市停车服务保障中心将持续推进乱点治理、加大机动车违法停放查处力度。
加强部门联动和数据共享、加快市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运营。
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空间,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努力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服务理念不变
“市区静态交通整治提升”专项治理行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为市民提供服务。
协助车主使用“郑好停”自助缴费,便捷出场;对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规范引导,真正做到停车泊位为广大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实现停车管理“力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让“有位、有序、有温度”成为停车服务保障新常态。
工作力度不变
依托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对重点区域进行停车热点分析,增设临时引导标识56处
及时完善设施设备,组织郑州公用集团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价格公示牌破损,标识标线不清晰的情况进行及时修复。
市停车服务保障中心对二七区91条路段、3325个泊位的标识标线、设施设备展开地毯式排查,并精心维护。
针对“僵尸车”,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加大巡查力度,截至目前,已清理“僵尸车”23辆,清除路障46个,释放停车泊位69个。
市城管局将持续探索停车泊位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停车秩序,逐步完善道路泊位服务体系,切实为广大市民打造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让每个泊位都成为丈量城市温度的标尺,让每次停放都成为演绎郑州故事的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