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管局从“西瓜地图”看大城之治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14 08:58  
近些年来,郑州市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按照“疏导结合、便民利民、规范经营”原则,在人口密集居民区、商业区周边背街小巷、闲置空地、社区楼院等不影响交通的区域设置西瓜临时销售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瓜农卖瓜”与“城管执法”之间的矛盾。但由于临时销售点的数量有限、位置有好有差,瓜农不熟悉道路、找不准点位,执法引导需反复解释、效率不高等,亟待优化提升。

夏天的“标配”是什么?有人戏言:空调、WiFi、西瓜。

又是一年“吃瓜季”,瓜农纷纷入郑州。如何既能方便瓜农卖瓜、市民买瓜,又能维护市容秩序?这一难题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

多年以来,西瓜大规模上市之时,郑州同步上新“西瓜地图”,努力探索一条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协同推进的有效路径。

图片16.png

来郑州摆摊卖瓜十多年,今年的变化着实让杨红艳新奇又心暖。7月11日下午,二七区长江路碧云路交叉口西南侧,一处划定的西瓜临时销售点,树荫下停着一辆四轮小货车,杨红艳热情地给顾客挑选西瓜。

“基本都是就住在附近的回头客。”杨红艳熟练地选瓜、称重、装袋。“这次来了三四天,八九千斤瓜卖的就剩一丁点了,马上就可以回家喽!”她笑着说。

招呼完顾客,杨红艳打开了话匣子。前段时间,她和家人在郑州路边卖瓜,城管执法人员上前劝导,可以到临时销售点摆摊,并耐心教她下载使用“郑好办”APP查找点位。

点开“城管便民服务地图”,郑州全市167处夏季西瓜临时销售点一览无余,摊位数多达1100个,还可以查找公厕、城市驿站等。杨红艳选择了一处售卖点,一键导航直达。这几天,城管人员不仅没有赶人,还给他们送来了矿泉水。

图片17.png

“以前卖瓜可没这么省心安心,不知道哪里可以停车,走到哪儿卖到哪儿,还担心各种撵。”杨红艳来自开封杞县邢口镇,家里种了四五十亩西瓜,每到收获时节便驱车到省会销售,“很多瓜农愿意到郑州卖瓜,比着乡下每斤能多赚几毛。”

一个小小瓜摊承载着瓜农一年的生计、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曾经硬性执法造成“打游击”式卖瓜,不仅不能有效化解问题,反而激化了城管、摊贩和市民的矛盾。城市管理如何体现温度、释放善意,正是郑州推进高效能治理的应有之义。

近些年来,郑州市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按照“疏导结合、便民利民、规范经营”原则,在人口密集居民区、商业区周边背街小巷、闲置空地、社区楼院等不影响交通的区域设置西瓜临时销售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瓜农卖瓜”与“城管执法”之间的矛盾。但由于临时销售点的数量有限、位置有好有差,瓜农不熟悉道路、找不准点位,执法引导需反复解释、效率不高等,亟待优化提升。

 

图片18.png

从“打游击”到“有坐标”、从“四处找”到“一键达”、从“粗放管”到“精准导”……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今年进一步优化西瓜临时销售点,正式上线“城管便民服务地图”,将“西瓜销售”纳入其中,瓜农与市民只需打开地图,可实时查看所有销售点的精准定位、经营时段等信息;此外,执法人员通过后台能实时掌握各点位经营动态,根据大数据分析,在社区周边人流量大的时段,因地制宜增设临时疏导点,变“巡查驱赶”为“提前疏导”、“被动管理”为“靠前服务”。

“西瓜甜得直跺脚。”金水区政七街与东风路东北角,50多岁的中牟人魏伦在销售点支摊卖瓜一个多月了,“有固定摊位不用到处跑,我们也吃了‘定心丸’。弄啥都得讲个规矩,随便占道经营,就乱了套。”

“好事要办好,实事要办实。”郑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人民城市为人民,就要坚持“有解思维”破难题,进一步增设优化销售点位、完善线上功能,引导更多卖瓜群众用好“西瓜地图”,让“夏日甜蜜”有序流动、城市烟火气与市容秩序在数字赋能下和谐共生。

一头连着城市管理者,一头牵动着民生民情,“西瓜地图”之上跃动着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也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事有解,事事有法。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践之于行的思想。尤其是技术赋能的当下,在推进高效能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求解思维、有解思维、优解思维。当多些柔性疏导,就能少些剑拔弩张;当多些换位思考,就能多些文明触角。在多方相向而行、同心奔赴之下,“生计”与“生活”都能被温柔托举。

城市容得下瓜摊;城市也需要共同爱护。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