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9月10日至11日强降雨天气,郑州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雨为令、闻“汛”而动,依托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科学调度、精准施策、高效处置,全力保障了降雨期间城市安全平稳有序运行。9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进行了相关报道。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人防”坚实屏障
为全力做好汛期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技术保障,切实发挥12319城管热线和城管应急处置队伍作用,中心党总支高度重视汛期应对工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人防”队伍,带班领导、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等严格执行24小时双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指挥体系高效畅通、责任落实到人。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坚守岗位,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为城市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强化“技防”支撑
提升智慧预警效能
充分发挥“城市大脑”智慧化、精细化治理优势,依托城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415个关键监测点位进行实时布控和动态监测。降雨期间,系统共接收并发布市级暴雨天气预警信号3次,产生内涝、积水等各类告警233条,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发布并向相关责任单位发送短信提醒8312条、精准转发处置工单12件,实现了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提示,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畅通诉求渠道
快速响应民生关切
为应对降雨可能带来的市民诉求增长,12319城管服务热线迅速增配值守力量,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确保热线畅通。接听响应标准由15秒全面提升至10秒以内,显著提高了接通率和响应速度,及时受理和转办市民反映的各类涉汛问题,搭建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同时,广泛整合信息采集员上报、“郑好拍”公众举报、公安交管指挥中心反馈等多渠道信息,形成防汛案件收集、立案、派遣的闭环管理。本轮降雨期间,共高效处置防汛相关案件237件。
聚焦应急抢险
全力守护城市安全
降雨来临前,中心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要求各城管应急小组长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思想统一、指挥顺畅、行动高效。提前动员部署,协调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在建抢修项目完成收尾或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最大限度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降雨期间,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按照“轻重缓急”科学调度资源,优先快速处置树木倒伏、井盖缺失、路面塌陷等严重影响城市安全和市民出行的应急案件。本轮降雨期间,累计实施并完成现场应急处置27件,有效化解了安全风险,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